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烈焰青春-青春叛逃



  成長與青春是每個人成長階段的重要過程,經過了衝動才懂得收斂,嚐過了苦頭作決定才會更小心,但是每個人的轉捩點不同,取決於成長的環境。演而優則導的艾曼紐貝考 Emmanuelle Bercot)在首部執導電影《她的搖擺上路》後,這次以《烈焰青春》書寫青春、書寫成長,亦書寫了愛。

※以下內容涉及劇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烈焰青春》講述不良少年男主角馬隆尼福瑞多(Malony Ferrandot)的青春成長故事,但這部電影並不透過煽情或是賣座電影公式,企圖賺取觀眾的好感或同情,觀眾一路看著Malony進出感化院、法院甚至監獄,這部電影的設定宛如楚浮(François Truffaut)《四百擊》中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éaud)飾演的問題學生安端達諾(Antoine Doinel)的故事,但是Malony不但偷東西、無照駕駛、還有鬥毆等案底,比Antoine Doinel還要嚴重多了。易怒的性格也酷似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在《親愛媽咪》中所刻劃的的問題少年史蒂夫(Steve O'Connor Després),只是Emmanuelle Bercot採用的劇情策略,顯然較貼近《四百擊》。
  一名少年之所以變成社會所唾棄與懼怕的對象,其原因為何?導演兼編劇的Emmanuelle Bercot在電影開場即提供了解答,《烈焰青春》的第一場戲就已經用大量的對白切入故事核心,這場戲我們看到年幼的Malony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在法院的法官辦公室四處遊走,渾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鏡頭透過幼年Malony的視角,只看到女性的腿,聽到女性之間激烈的對話,但觀眾知道其中一個人是法官,不斷咆嘯的是Malony的母親,這場戲提供了後半段劇情的兩條線作為線索,其一是幼年Malony將手伸進了紅色的旅行袋,但他的手隨即就被抓住,其實已勾勒出Malony會偷東西的天生劣根性;另一條線索則是母親向法官咆嘯說她一個單親母親教養孩子有多辛苦,同時說:「Malony平常才沒那麼乖,是知道要來法院才裝乖。」一怒之下將Malony丟在法官辦公室就甩門離開。
  小孩子或許並不知道母親跟法官爭吵所為何事,但是母親將他丟在辦公室自己離開,小孩卻不可能不懂,若看過《梅西的世界》就會明白,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飾演的蘇珊娜(Susanna)和史提夫庫根(Steve Coogan)飾演的畢爾(Beale)這對瀕臨離婚的夫妻,總認為小女兒梅西(Maisie)絕對不懂他們之間發生什麼事情,總是編些哄小孩的話來哄她,但透過Maisie的雙眼與行為,早已透露Maisie什麼都懂的無奈,《烈焰青春》的Malony自然也知道母親對他的遺棄,他也只能假裝什麼都不懂得繼續玩著積木,無視母親因為犯罪問題,而遭到法官質疑是否有能力照顧Malony的事實。



  長大後年僅十五歲的Malony不但偷了一台車,還無照駕駛載著母親在道路上狂飆、甩尾,甚至撞壞停在路邊的車,後座的母親不但沒有制止Malony,還興奮的稱讚Malony是一名車神,Malony因為此事再次出現在法官辦公室,但是當法國影后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飾演的少年法官佛蘿倫斯(Florence)當面陳述Malony的罪狀時,Malony不但毫無悔意,或覺得自己做的是錯的,反而在法官面前憋笑,Malony做這些事情,是為了引起注意與稱讚,母親又疏於教導,使得他覺得自己確實造成其他人困擾之外,並不覺得自己有錯;在Malony進辦公室前,Florence便叫秘書先將花瓶等易碎品先收起來,再讓Malony母子進來,不但呈現出失控青少年「烈焰青春」的狂暴性格,亦體現Florence身為少年法官工作上的無奈。
  隨著故事的發展,觀眾看到Malony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身邊關心他的人,當感化院的老師克勞蒂(Claudine)教導中輟的Malony練習寫信,以便寄給母親,以達成Malony無法常常和母親連絡的規定,但是Malony卻在文法上頻頻出錯的狀況下,不斷的翻桌,摔筆扔紙,如同一頭易怒的猛獸,不斷抓狂且不甘願被馴服,因此拼命推開真正關心他的法官、保護官等人,童年被母親遺棄的陰影,早在當時便種在Malony的內心,並在成長歲月中不斷茁壯,讓Malony認為世上沒有人真的愛他,每個人都最後都必定會遺棄他、放棄他,對他的關心都是虛偽的,所有的關心只是害怕有一天會遭到自己的傷害,因此這些人才會拼命對Malony有所要求,也造成他不斷的試探關心他的人的底線,好讓這些關心與自己遠離,把自己武裝的像是一隻刺蝟,攻擊所有靠近Malony的一切,無論是有意傷害,或是有心關懷的所有人。



  觀眾得以透過Emmanuelle Bercot細膩的人物關係鋪陳,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心,甚至一份愛究竟有多脆弱,有多經不起Malony的刻意挑戰,但是也唯有愛才能馴服這頭狂暴的猛獸,導演在接下來的劇情安排Claudine的女兒泰絲(Tess)出場,這名短髮酷似男生的女孩,父親正是坎城影帝布諾麥吉梅(Benoît Magimel)飾演的Malony的少年保護官楊(Yann),Malony的覺醒關鍵,就在Tess身上,TessMalony一見傾心,Malony則在和Tess分離多日之後,透過Tess在電話中詢問:「你有想我嗎?Malony才靦腆的回答:「有時候會想。」那是Malony的情竇初開,也是第一次對女性有如此強烈的情感,Malony終於漸漸的懂「」了。
  當然Malony也愛自己的親生母親賽佛琳(Séverine),當Séverine在法官辦公室向法官坦承自己不想要再頻繁進出法院與警局,甚至說:「Malony從出生時就是惡魔!跟他父親完全一樣」時,Malony低著頭默不作聲,他再此感覺自己被母親遺棄,但他仍需要母親的關懷與肯定,因此當Malony一聽到弟弟因為母親在密閉空間吸大麻,而產生中毒症狀,被送到兒童之家後,為了能一家人一起團圓過聖誕節,Malony奮不顧身的前往「拯救」弟弟,卻因為弟弟偏偏要打電話給母親,Malony害怕手機被追蹤而拯救計畫功虧一簣,在車上搶奪手機而發生嚴重車禍,這場車禍讓Malony進了監獄,也是觀眾第一次看到Malony脆弱的縮在監獄角落哭得像個孩子,Malony難過的不是進監獄,畢竟感化院對他來說也如同監獄,他難過的是自己不但害弟弟受傷,聖誕團圓的夢想也已破滅,這在Séverine來到監獄探望Malony時,Malony脫口而出的第一個問題:「弟弟還好嗎?他有沒有說他覺得是我的錯?」得到了印證。
  可惜的是Séverine不但不懂得照顧小孩,甚至不懂小孩的需求,當她向Malony說弟弟被帶走時,她說了一句令人心碎的話:「他們把我的孩子都帶走了,不只是你,他們兩個都帶走了。」當Séverine到監獄探望Malony時,她則坦承她有新的交往對象,但是沒有告訴對方她有小孩,Malony聽了之後勃然大怒,因為他終於感覺到被母親需要時,母親卻再次讓他感覺到自己又一次的被遺棄,Séverine確實是一名不及格的母親,她不懂如何管教孩子,因為她自己本身就不是好榜樣,她不知道如何教小孩,而把責任丟給政府,希望政府能將Malony導回正途,但是她仍然愛著自己的孩子,當Séverine探望Malony的一場戲,導演以法官的視角,觀看兩人在戶外長椅上的相處,兩人仍然有說有笑,Malony甚至還是會向母親撒嬌,彼此在長椅上依偎,那場戲其實正是最單純的愛的表現了。



  Emmanuelle Bercot不但在《烈焰青春》中揭示「」的脆弱,也認為要真正的改變像Malony一樣的青年,仍必須以「」來化解,懂得愛,就懂得責任的重要,有了責任就必須學著擔負責任,這在Tess到監獄探望Malony,並向Malony說自己懷孕的安排開始說起,Malony起初很抗拒,他還是未成年,怎麼當父親?怎麼可以有小孩?他惶恐與迷惘,甚至在假釋出獄時,Tess在後座把Malony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Malony瞬間縮手了,他害怕自己無法成為及格的父親,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性格;他不怕負責任,只是怕辦不到,但是當他知道Tess的母親決定讓女兒墮胎時,Malony仍然越過感化院的圍牆朝醫院飛奔而去,有趣的是這場戲可以和《四百擊》結尾戲互相對照,《四百擊》裡的Antoine Doinel越獄是為了自由,但是Malony越獄是為了愛。
  在醫院這場戲裡,Malony坐在Claudine的對面,他問Claudine:「是不是因為是我,妳才要Tess墮胎?如果今天換成一名優秀的男孩呢?Claudine說還是會,Malony沉吟半晌後衝向手術室,阻止了墮胎手術,Malony害怕被遺棄,害怕失去愛,他的決定無非是不希望自己也選擇遺棄自己的孩子,因為他深刻的體會過不被愛、被遺棄的痛苦,但做出決定的Malony是懂愛之後的Malony,也是懂得負起責任的Malony,是已然蛻變且逐漸成熟懂事的大男孩,也因此Malony最後又回到感化院的決定也說得通了,他知道自己犯了錯,因此負責任的回去接受應得懲罰。
  醫院戲最棒的安排是當Malony走出手術室後,Claudine沒有責備,沒有要求手術繼續進行,她不過靠在牆上,給Malony一抹微笑,這是導演Emmanuelle Bercot在電影中筆者最喜歡的安排,那抹微笑是肯定Malony的成長與蛻變,即便最後Claudine還是因為Malony而選擇和丈夫離婚。
  Yann在電影中,不斷的試圖幫助Malony,即便Malony難以馴服,Yann仍然為假釋出獄的他安排工作,盡全力的在他身上投注心力,相信Malony會改變,因為他自己年輕時也是這樣的孩子。
  Yann後來心力憔悴的向法官告解,是因為他用盡全力,得到的卻是Malony對他的侮辱,甚至說Yann只是法官與政府的走狗,但是當他知道女兒和Malony交往時卻沒有不悅,反而承諾Malony在監獄時,會安排Tess來見他,但也因為生活重心都放在Malony的身上,Claudine最後選擇離婚,電影最後Yann在餐廳中談到此事,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她愛著妻子也疼愛女兒,但是他在Malony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因此盡心盡力的希望能將Malony導回正途,將他是為己出,Malony看著哽咽的Yann,他懂得了愛的重要,當然也理解失去愛的痛苦,他說他很喜歡Yann,也曾跟法官Florence說很喜歡她,因為Malony理解了愛,也就理解為什麼他們要耗費心力的希望他回到正途,這兩個人都是真心關心他、在乎他的人,如今他不但得到了愛與關懷,還有了可以愛、可以關懷,甚至讓自己負起甜蜜責任的對象,他的人生從此再也不同。



  無論Emmanuelle Bercot是有心或是無意,《烈焰青春》多半帶有強烈向法國新浪潮大師楚浮的《四百擊》致敬的意味在其中,整體情結架構也非常相像,在《四百擊》中Antoine Doinel的父母在管教孩子上也有類似問題,母親開場對Antoine態度嚴厲,後來在街上的婚外情被Antoine發現,因此轉為對Antoine的態度軟化,Antoine不小心造成家中失火,母親卻選擇帶他去看電影,這麼做其實不過是希望Antoine幫自己隱瞞婚外情的秘密,Antoine不被父母疼愛,在學校又遭到老師的輕視,自己花了整晚仿作巴爾札克的作品,卻被老師認為是抄襲出來的,Antoine不但才能被埋沒,後來還選擇偷竊父親公司的打字機,當他被關時,當初帶他翹課的朋友來到監獄,卻連正眼都不願意瞧他一眼,失去愛與關懷的Antoine,不就跟Malony有幾分相似嗎?
  編導Emmanuelle Bercot不選擇以電影的鋪陳來博取觀眾對不良少年的好感或是同情,相反的她選擇以故事的不斷推展,一步步的細膩勾勒角色的情感關係及內心活動,電影中沒有任何應該被討厭的角色,電影的節奏也掌握得宜,Emmanuelle Bercot並沒有使用大量的電影語言技巧,但是她告訴了觀眾「」與「責任」的脆弱,以及對孩子人生造成的影響,最後又以「」作為Malony青春叛逃的唯一解藥以及人生救贖,「」如同一把鑰匙,為Malony的人生開啟了一扇門,門後是另一個世界,在這世界裡「」就是人生唯一也是最好的人生解答,也是Malony在電影結束後,會繼續走下去的路。


以上劇照由開眼電影網授權使用:
http://www.atmovies.com.tw/home/movie_homepage.html


幕迷影評駐站專頁:
http://www.movier.tw/author.php?AID=4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